• <center id="gbmew"></center>

      <dd id="gbmew"></dd>
    1. 有機產品認證

      認證辦理:400-016-9000
      有機資訊
      有機資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有機資訊

      凱里市對首獲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等進行一次性獎勵

      來源:轉載 發布時間:2022/12/22 11:06:20 瀏覽次數:10

      凱里市貫徹落實《貴州省促進居民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的實施方案

      加快提升全市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動實現共同富裕,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貴州省促進居民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黔府發〔2022〕6號)、《州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貴州省促進居民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黔東南府發〔2022〕11號)精神,結合凱里市實際,擬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國發〔2022〕2號)及《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黔黨發〔2021〕34號)、《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黔東南自治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實施意見》(黔府發〔2022〕7號)等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增加居民收入作為檢驗高質量發展成效的根本標準,緊緊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夯實產業基礎。擴大就業規模,拓展增收渠道,優化分配結構,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探索推進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加快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基礎。2022-2024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左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4左右。

      二、大力實施農民增收攻堅行動

      (一)加強就業保障扶持,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1.深化與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和凱里籍務工人員相對集中城市的勞務協作,組織召開東西部勞務協作招聘等公共服務專項活動,通過包專車、專列、給予一次性交通補貼等“點對點”有組織輸出方式,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返崗和外出就業。發揮駐佛山南海區勞務聯絡站作用,建立完善在外務工人員信息臺賬,提供就業相關服務,強化我市職業院校、技工學校與佛山市開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技能提升,落實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結合我市資源培育勞務品牌促進有組織勞務輸出,以縣為單位將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組織化程度提高到70%以上,切實提高農民工工作議價能力和工資待遇。(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鄉村振興局、市農業農村局、各鎮〔街〕等)

      2.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行以工代賑方式。自2022年起,到2025年結束,凱里市每年建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不低于1萬畝,每年高標準建設總投資不低于1500萬元。同時加大推廣以工代賑力度,積極引導項目施工單位動員當地農村勞動力參與項目建設,在建設合同中明確雇用農村勞動力勞動報酬要達到項目投資總額的20%以上。2022—2024年,凱里市林業局推進完成國儲林建設項目4萬畝、石漠化治理3萬畝、藍莓種植2萬畝。做好林業項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將農村勞動力勞動報酬占比提升至30%以上。(牽頭市領導:林強;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文體廣電旅游局、市林業局、市鄉村振興局、市財政局等)

      3.將部分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實施以工代賑項目,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行以工代賑方式,參照市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以下簡稱“項目庫”)建設要求,建立以工代賑項目儲備庫,在2022—2024年期間逐年建立采用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清單,在投入的資金上實現逐年增加,將以工代賑與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相結合,提前做好用工需求調查,圍繞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需求,有組織的引導當地農村勞動力參與項目建設,每年按照不低于投入該項目的財政銜接資金20%的比例向當地群眾發放勞務報酬。(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鄉村振興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局等)

      4.深入開展根治欠薪行動,推進欠薪源頭治理和問題整治。嚴格執行《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貴州省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意見》等規定,暢通勞動維權渠道,依法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按照“項目全入庫、人員全覆蓋、工資支付全監管”總體要求,督促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和項目實施主管部門及時將在建項目錄入貴州省勞動用工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督促落實好工資專戶、分賬撥付、全員簽訂勞動合同、銀行代發工資、工資保證金、實名制考勤6項制度,每年“6項制度”落實綜合達標率85%以上,及時化解清欠矛盾,切實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黔東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爐碧經濟開發區、市直各部門、各鎮〔街〕、市屬國有企業等)。

      5.嚴格執行全省公益性崗位待遇規定,認真落實全省鄉村公益性崗位待遇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適時提高公益性崗位待遇標準。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九部門關于印發〈貴州省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的通知》(黔人社發〔2022〕21號)要求,制定我市鄉村公益性崗位考核激勵細則,每年至少開展一次考核評價。結合我市實際建立考核機制,提高公益性崗位人員積極性。2022-2024年,凱里市選聘生態護林員680名,每名護林員的管護補助標準為10000元/年,管護補助按月發放。制定護林員管理制度,加強對護林員的考核管理,每月對護林員的管護效果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發放管護補助。(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水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林業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局等)

      6.實施農村教師人員補貼政策。根據教師在各鎮工作的時間長短按照每月200元、260元、320元、380元四個標準,按月隨工資發放。做好鄉村醫生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工作,提高鄉村醫生的基本保障水平,激發鄉村醫生的工作積極性。落實政策保障,提高村醫待遇,不斷提升村醫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有效夯實基層醫療保健服務網底。按照《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黔東南州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黔東南府辦函〔2016〕12號)文件要求,建立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政府定額補助達2200元/月/人。對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村衛生室實行專項補助,每人每月417元進行補助。合理確定村衛生室分工,原則上將40%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給村衛生室承擔,績效考核后撥付相應資金。(牽頭市領導:蔣云生;牽頭單位:市教育科技局、市衛生健康局;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等)

      7.鼓勵凱里市建筑施工企業優先使用本地農村勞動力,力爭年底完成0.2萬人。制定《凱里市建筑行業大力促進建筑業企業發展計劃方案》農村勞動力就業安排計劃目標。2022年注冊地建筑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規上服務施工企業、勞務企業、勘察設計企業、監理企業、檢測企業、商混企業擬計劃安排農村勞動力250人左右,市房開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擬計劃安排農村勞動力150人左右。在建、續建項目擬計劃安排農村勞動力600人左右。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管理企業安排農村勞動力1000人左右。(牽頭市領導:吳宜煊;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鎮〔街〕等)

      8.促進有組織輸出就業,進一步深化與佛山市南海區和凱里籍勞務集中城市勞務協作,健全勞務輸出機制,廣泛收集適合我市易地搬遷勞動力的就業崗位,促進易地搬遷勞動力有組織輸出就業。充分挖掘收集我市各行業就業崗位促進就業,依托我市特色優勢產業,結合200畝以上壩區產業建設、林下經濟發展、工(農)業園區、旅游景區、玻璃企業等用工需求,精準引導易地搬遷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充分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對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需在家照顧老人小孩就業困難的易地搬遷勞動力優先安置公益性崗位,確保易地搬遷勞動力家庭實現“一戶一人”以上就業,勞動力“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鄉村振興局、各鎮〔街〕等)

      9.大力鼓勵鎮(街)及村集體,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勞務公司等方式,組織當地“土專家”、技術能手、農村閑置勞動力等成立“勞務合作組織”、“生產技術服務隊”等,積極承接當地小型工程項目用工,為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用工服務和生產服務,大力宣傳推廣“三社聯建”發展模式,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培訓提升等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年產值超100萬元以上的合作社,積極開展州級以上示范社申報認定工作,持續壯大農村經濟新型經營主體隊伍。2022—2024年,每年新增培育州級以上合作社示范社1家以上。(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鎮〔街〕等)

      (二)深化農村產業革命,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

      10.積極引進和推廣產量高、抗性強、品種優的水稻、玉米、種薯、大豆、油菜等糧油品種;積極推廣高產栽培技術,主推水稻缽體育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大豆凈作和經果林套種大豆、稻油輪作、油菜(玉米)育苗移栽等技術,合理提高種植密度;落實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60%主要用于糧油類產業發展;確保糧食種植面積31萬畝以上,產量10萬噸以上,2022年糧食平均單產提升2%以上,達334公斤/畝以上;油菜平均產量提升3%以上,達107公斤/畝以上。2023年糧食平均單產提升1%以上,達337公斤/畝以上;油菜平均產量提升1%以上,達108公斤/畝以上。2024年糧食平均單產提升1%以上,達340公斤/畝以上;油菜平均產量提升1%以上,達109公斤/畝以上;加快推進凱里糧油應急保障中心項目建設,每年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省、州下達的儲備任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穩定增收。(牽頭市領導:龍安平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林業局、各鎮〔街〕等)

      11.實施生態特色品牌創建行動,健全銷售平臺。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方式加快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品牌創建,圍繞“凱里酸湯、凱里藍莓、凱里生姜、凱里香蔥、凱里平良貢米、凱里香爐山雞、凱里小堡羊肚菌”等七大品牌產業,實施“品種選育、品質管理、品牌提升”三大行動;積極創建“林菌、林藥、林蜂、林雞”等示范基地,積極爭取和打造全國食藥同源中藥材重要種植基地和加工貿易基地,爭創建省級中藥材交易中心和茶油儲備中心,2022—2024完成申報省級龍頭企業3家以上,完成新增藍莓種植7000畝,完成新增“凱里酸湯”加工企業1家,完成酸系原料種植品比試驗示范2個。(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鄉村振興局、市林業局、各鎮〔街〕等)

      12.健全農資儲備機制,完善金融支農政策。加快農資配送中心和配送體系建設,完善為農服務中心和農資配送體系平臺,打造農資平價門店,積極引導和鼓勵農資經營主體實現農資商品配送到直營店、村級綜合服務站和田間地頭,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以“農資誠信體系建設”為載體,在農業生產重要節點持續開展農資打假行動;嚴格按照“誰生產、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壓實壓緊農藥生產、銷售、使用的主體責任,積極推廣有機肥、生物制劑、稻魚(稻蛙)共生等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農藥包裝物回收行動,加強可降解農膜推廣,加強畜禽糞污治理,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確保全市化肥年度淡季儲備1萬噸和年供應化肥2萬噸左右,組織農藥供應60噸左右、種子400噸,滿足全市農業生產需求。積極做好飼料生產企業服務,2022年完成飼料生產12萬噸左右,農藥經營規范化示范門店家創建15家;結合生產需要適度開展種子、種苗儲備;認真落實《關于深入扎實做好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21〕6號),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前提下量身定制鄉村建設金融產品,拓寬鄉村建設融資渠道,對符合條件的脫貧戶應貸盡貸,為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提供綜合性風險保障,提升信貸產品期限與農業生產周期匹配性;積極落實農業政策性保障,對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農戶自籌保費實施財政兜底,大力發展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積極爭取省級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按照政府和農戶實繳保費的40%給予獎補支持,探索開展農業綜合保險試點,提升農業農村保險承保理賠服務質效;全年土地出讓收益35%用于農業農村發展。(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供銷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金融服務中心、市鄉村振興局等)

      13.強化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資金與一般公共預算支農投入之間的統籌銜接。認真學習解讀中央和省、州政策及要求,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局等部門要形成合力,抓好貫徹落實。加強與自然資源部門溝通協作,結合我市供地計劃,充分考慮市場對土地需求,科學編制全年土地出讓收入預算。加強全市土地出讓收入調度,完成本年計劃出讓土地項目掛牌,實現全年土地出讓收入預算目標。根據2022年全年土地出讓收入實際情況,按照規定比例和渠道,合理安排支農投入,確保2022年達到土地出讓收益35%用于農業農村發展。重點用于村寨民居風貌整治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辣椒、西紅柿產業示范點采購等產業發展項目;村活動室標準化建設等農村組織建設項目;精準扶貧掛圖分板調度系統采購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項目。待省、州出臺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相關考核辦法后,嚴格按照省、州考核辦法對我市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資金進行核算,確保達到目標任務。立足財政職能,積極做好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工作,加強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資金與一般公共預算支農投入之間的統籌銜接,切實加大對農業農村投入。(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局等)

      14.推進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示范區,推進“菜籃子”和“米袋子”及“果盤子”基地建設。聚焦“凱里酸湯”“凱里平良貢米”“凱里藍莓”“凱里生姜”等農業特色品牌,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和“數商興農”行動,推進“凱貨入粵”線上線下融合;加強農業產業加工企業的引進和扶持及培育;以高素質農民培訓和基層農技體系建設及農技人員創新創業為載體,開展因產、因人施培,培育一批“職業農民”,提升產業商品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菜籃子”基地,對成功申報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的經營主體給予支持;支持銀田物流園建成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打造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體系。實現項目覆蓋區進入冷庫農產品損腐率下降到10%左右,2022—2024年,入駐“苗侗山珍”區域公共品牌新增10個以上,2024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55%以上;2022年新增農產品“兩品一標”認證1個以上,新增冷庫建設1個以上,完成高素質農民培訓400人以上,基層農技人員培訓100人以上,完成稻田養魚10.5萬畝。(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鄉村振興局、市發展改革局、市供銷社、市林業局等)

      15.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模式,建立推廣居民增收利益聯結機制。實施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三轉改革”為載體,以“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為導向,堅持“政府主導、部門主推、鎮(街)主抓、企業主帶、農民主體”的原則,推動平臺公司、組織合作、普通農民轉型發展,著力培育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職業農民;扎實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大力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投入鄉村建設,每年對龍頭企業利益聯結機制落實情況開展一次專項督查。對新培育的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且與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500戶、200戶以上農民增收的經營主體積極爭取省級扶持資金;2022年起對新引進在凱里注冊的招商引資企業首次申報獲得國家級、省級、州級龍頭企業;首次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國家原產地保護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省級良種場、原種場或優勢種苗規?;庇龍龇Q號的單位,對標凱里市招商引資政策進行一次性獎勵。(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工商聯、市財政局、各鎮〔街〕等)

      16.大力實施鄉村旅游品牌發展戰略。實施鄉村旅游助農增收三年攻堅行動,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示范區。2022年,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達到1個;評定標準級及以上民宿客棧3家,村寨、農家樂分別評定3家。(牽頭市領導:彭詩美;牽頭單位:市文體廣電旅游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各鎮〔街〕等)

      17.搶抓《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黔東南自治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機遇,做好產業研究、項目謀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同時加強企業落地服務,以商招商。2022—2024年,招引農業全產業鏈項目24個以上,編制招商項目40個以上,完成農業產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億元以上。(牽頭市領導:林強;牽頭單位:市投資促進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等)

      18.實施脫貧人口增收專項行動,強化監測和政策幫扶,通過技術指導、提高復種指數、技能培訓等,不斷提高種養殖業產量,促進脫貧人口增加生產經營性收入。抓好穩崗就業,推廣用好以工代賑政策,深化勞務協作,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強化就業幫扶車間和公益性崗位開發,增加脫貧人口工資性收入。健全完善支持農業政策體系,及時足額發放涉農惠農補貼,殘聯、人社、民政、衛健、醫保等部門要進一步健全保障政策,逐步提高保障標準,穩定增加脫貧群眾轉移性收入。盤活扶貧資產,健全扶貧資產管理長效機制,強化到戶類資產盤活指導幫扶,提高脫貧人口財產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持續推動財政銜接資金和東西部協作資金進一步聚焦產業發展,逐年增加財政銜接資金用于產業類項目的占比。2022—2024年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2024年底前力爭現有年人均純收入在低保線以上1萬元以下的脫貧人口收入超過1萬元。(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鄉村振興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鎮〔街〕等)

      19.落實產業收益分配助農增收措施。落實產業收益分配助農增收措施,積極鼓勵農民(含脫貧人口)以其自有資金、物資設備、技術或勞動力、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資源資產,協商入股新型經營主體成為股東。強化對象監測和政策幫扶,對轄區內農戶開展大排查,根據“四項收入”底數,逐年逐戶分類制定增收目標和方案,完善農民參與產業建設發展組織方式和利益聯結機制。探索推廣返租倒包、以工代賑等模式,鼓勵經營主體將全部或者部分可分配盈余轉為對經營主體的出資,并記于農民賬戶。加大產業投入,將財政銜接資金的60%用于發展農業產業,擴大藍莓、茶葉、中藥材、林下經濟、酸系原料等優勢產業規模,以獎補形式鼓勵農戶參與產業發展,通過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加大對家庭農場等村級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動員群眾返鄉創業,提高經營性收入。爭取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少數民族發展任務)補助資金每年不低于300萬元,資金主要用于發展民族特色產業、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融合發展、民族文化保護傳承。2022年擬爭取資金800萬元;2023年爭取資金300萬元;2024年爭取資金300萬元。立足調整優化民貿民品企業名錄,重點圍繞12大農業優勢產業,指導符合條件的農副產品類、生產工具類、工藝美術品類、深加工等本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申報為民品企業,通過貫徹落實民品貸款優惠政策支持民品企業建立產學研究基地、扶貧車間、技改升級,大力吸收勞動力就業,促進群眾增收;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調整優化民宗項目庫,注重形成產業集聚,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緊扣省、州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打造,著力做好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融合發展,近三年推出3個以上特色產業村寨鄉村旅游重點村打造,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為群眾提供就業平臺,促進群眾增收。(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鄉村振興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民宗局、市發展改革局、市林業局、市財政局、各鎮〔街〕等)

      (三)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20.對涉農補貼資金開展全面清查。財政及時發放補貼。市財政按各補貼主管部門報送來的“補貼發放匯總表”與系統金額審核一致后,通知農商行及時代發。建立賬戶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社??ā辟~戶信息數據庫相關維護工作,為精準審核奠定基礎。加強“一卡通”代發戶的監管。要求各發放補貼主管單位與農商行做好對賬工作,同時要求代理銀行做好輔助臺賬,以便及時了解各單位每一筆資金走向及發放精準情況。加強與發放主管部門、代理行溝通協調工作。確保每一項補貼高效、精準發放到農戶手中,確保農民群眾及時享受黨和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等)

      21.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提質行動”。對照國家《學生餐營養指南》和《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范》要求,根據學生營養健康需要,結合地方飲食習俗、食材供給等實際情況,小學、初中各不少于20套帶量食譜,盡量做到食物多樣化,每餐至少“三菜一湯”,合理搭配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每天食材種類達到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多種新鮮蔬菜和肉類充足供應,保障天天有雞蛋和水果,每周至少提供3次符合國家標準的學生飲用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和畜禽魚肉輪流交替供應。讓學生從“吃的飽”向“吃的營養、科學、均衡”轉變,切實提高農村學生(兒童)的營養健康水平。(牽頭市領導:將云生;牽頭單位:市教育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等)

      22.統籌市屬國有企業上繳國有資本收益,制定出臺《凱里市市屬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收益管理辦法(試行)》。督促市屬國有企業按規定上繳國有資本收益,并按一定比例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財政局;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科技局、市財政局等)

      23.優化農民技能培訓補貼方式,推廣“證書直補”制度,鼓勵符合條件的勞動者通過培訓提升技能,按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省財政廳關于高質量做好2022年職業技能培訓和技工教育工作大力培養技能人才的通知》(黔人社通〔2022〕33號)等規定落實直補,對我市符合條件的城鄉各類勞動者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的給予相應補貼;對勞動者初次取得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書的,按照每人6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對脫貧勞動力和易地搬遷勞動力取得B2以上機動車駕駛證的,按照每人15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等)

      24.加大補貼優惠政策宣傳力度,動員符合條件的農村勞動力、脫貧勞動力、易地搬遷勞動力主動申請補貼,對新跨省務工且穩定就業3個月及以上的脫貧人口(含監測幫扶對象),安排一次性交通補助500元/人,補助資金按規定從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列支。梳理有組織勞務輸出人員信息,“三類人員”首次通過有組織勞務輸出方式到市外省內就業、省外就業的分別給予每人500元、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健全完善外出務工人員收入定期核實機制,對務工人員寄帶回收入進行重點監測和精準統計,確保應統盡統。(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鄉村振興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等)

      25.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縮小與全省的差距。強化宣傳,提高政策知曉率,引導城鄉居民早參保、多繳費、長繳費,調動城鄉居民選擇高檔次按年繳費的積極性。加大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力度,按時足額發放被征地農民待遇;加強與民政、鄉村振興、殘聯等部門的溝通對接,序時跟進,及時將符合參保條件的困難人員納入參保范圍;做好繳納本年度保費人數和金額一月一調度,落實好當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金額政府補貼政策,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每月按時足額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各項待遇。(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等)

      26.按照要求開展農村低保年度核查,全面開展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以及其他困難對象排查、認定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對象按程序納入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并根據省、州要求對特殊困難低保對象按照15%-30%比例增發補助金。同時,根據省、州文件要求,及時發放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價格臨時補貼資金。2022年凱里市農村低保標準由4608元/年調整為5316元/年,2023年、2024年按照省、州統一安排,及時調整提高農村低保標準、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牽頭市領導:彭詩美;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局、市殘聯、各鎮〔街〕等)

      27.大力實施省級“希望工程”升級版,積極向省慈善總會和州慈善總會爭取項目支持,主動對接爭取佛山市和杭州市公益慈善組織支持。2022年實施省慈善總會凱里市白午街道清泉社區“益童樂園”項目和凱里市白果井街道貴州大曲·點滴有愛“老吾老驛站”項目2022—2024年,根據州慈善總會實施“慈德圓夢”助學工程,資助學生不低于30名。(牽頭市領導:蔣云生;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教育科技局、團市委等)

      (四)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28.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盤活農村資源。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大力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投入鄉村建設,以“三村工程改革試點”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改革創新、共建共享”的原則,按照“半年有起色、一年見成效、兩年上臺階、三年大發展”的工作目標,縱深推進“企業興村、能人回村、市民助村”工程,促進城鄉要素資源深度融合;做好各類資源確權頒證、資產清查、成員界定和資產管理,加快盤活農村各類資源資產,切實打牢“三變”改革基礎;積極組織開展“租改股利益聯結試點”和“家庭經營為主利益聯結機制試點”申報工作,支持農民以土地、房產等資源入股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按照農民股份合理制定最低分紅標準,在保底分紅基礎上,每年將凈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給農民,并建立健全分配標準和機制。2022 年實現農村“三變”改革行政村全覆蓋。(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鄉村振興局、市自然資源局、各鎮〔街〕等)

      29.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加快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前期工作,編制好村莊規劃,清理可入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清單,加快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支持將農民自愿退出后的宅基地規劃用途改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的土地,納入可入市流轉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對符合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條件的按程序辦理入市。將符合條件的園地、灌木林等恢復為耕地,新增耕地用于占補平衡,鼓勵州內節余指標跨區域調劑,保障重大建設項目占補平衡指標需求。(牽頭市領導:吳宜煊;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各鎮〔街〕等)

      30.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完善審批和監管機制。積極借鑒息烽縣、湄潭縣、金沙縣等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發展經驗,通過試點先行,探索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具體路徑和辦法,堅決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推行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增加農民收入的經驗做法,實現好、維護好農民收益權益;建立健全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轉、違法用地查處等管理制度,完善宅基地用地標準,指導宅基地合理布局、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利用;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嚴厲打擊亂占耕地建住宅等“非農”“非糧”化行為。(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各鎮〔街〕等)

      31.加快山地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構建,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結合凱里農業生產特點和壩區及產業發展特性,積極引進選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組織申請中央、省級購機補貼資金,降低農民購機成本,提高農機化薄弱環節農機化率;2022—2024年,申請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0萬元,補貼農機具1000臺套,2022年農業機械化綜合率達45%以上。(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鄉村振興局等)

      32.開展民宿改造提升與農村閑置校舍處置專項行動,積極申請省文化旅游產業投資基金、農業現代化發展基金,租賃、改造農村閑置房屋,發展鄉村旅游和民宿等產業。2022年,新建(改建)民宿達2棟(戶)(牽頭市領導:彭詩美;牽頭單位:市文體廣電旅游局;責任單位:市教育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等)

      33.全面推進政策性森林保險工作。以降低經營林業風險,扶持林業生產發展為目標,逐步建立健全林業風險保障機制,增強林農等林業生產經營者抵御森林火災等風險的能力,確保災后能夠迅速恢復生產,為林農增收致富提供保障。2022—2024年,加強政策性森林保險工作,確保我市森林面積投保率公益林達100%,商品林達100%。(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金融服務中心、各鎮〔街〕等)

      34.加強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兌現及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建立生態效益補償機制,開展公益林區劃界定,將我市44.5417萬畝生態公益林全部納入補償范圍,每年對公益林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及時兌現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通過引進碳匯企業,開發林業碳匯資源,產生可觀的林業碳匯效益,為集體及林農創收,為促進當地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改善環境效果。推動全域申報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積極探索創新碳匯金融。不斷探索生態產品資產證券化,碳票質押融資等模式。(牽頭市領導:林強;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局;責任單位:州生態環境局凱里分局、市林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金融服務中心、市財政局、各鎮〔街〕等)

      35.對扶貧項目開展摸底排查、確權登記、資產評估和移交。全面盤活閑置低效扶貧資產,建立健全扶貧資產后續管護長效機制,實現“五權”分置。把資產權屬和收益權盡量下沉到村,指導和幫助農戶管護好到戶類扶貧項目資產。加強對鄉村道路和飲水等公益性資產后續管護,減少運營維護成本,降低脫貧人口家庭開支。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份或份額形式量化到集體成員,確保實現保值增值,推動扶貧項目資產持續發揮效益。盤活農村閑置土地、林地、“四荒”等集體資產和空房、設施等閑置資產,加快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及使用權抵押融資,做大做強新型集體經濟,讓脫貧人口直接獲得資源開發收益。(牽頭市領導:龍安平;牽頭單位:市鄉村振興局;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等)

      三、大力實施城鎮居民增收行動

      (一)支持重點人群就業,增加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

      36.強化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就業服務,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特崗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組織開展見習專場招募、供需見面會、空中雙選會、直播帶崗、專場招聘等活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機會。深入推進“雁歸興凱”“引燕歸巢”工作,加強創業平臺建設,落實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政策。抓好退伍軍人就業工作,協調市管國有企業開發大學生參軍入伍前置招聘崗位,事業單位、市管國有企業拿出一定比例崗位招聘安置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強化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開展就業服務活動。2022年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965人。安置就業困難人數保持穩定。每年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教育科技局、團市委、市財政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

      37.按照全省統一部署,組織開展企業薪酬調查,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加強“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認真落實企業工資增長機制,全面落實最低工資標準,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推進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已建工會百人以上企業簽訂集體合同率保持在80%以上。(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總工會等)

      38.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方式,加強對國有企業落實最低工資標準進行檢查,認真落實企業工資指導線政策,國有企業根據經營情況和企業工資指導線穩步提高工資水平。市屬國有企業完善工資總額預算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按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按照“提低、擴中、限高”要求,合理確定不同崗位的薪酬水平,逐步建立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和一線苦臟險累人群傾斜的工資分配機制,合理拉開工資分配差距,逐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等)

      39.深入企業宣傳《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導企業優化技能人才薪酬激勵政策,為企業提供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咨詢服務。充分運用部門官網、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加大《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宣傳解讀,形成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二)強化創業經營支持,增加城鎮居民經營性收入

      40.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分工和市場體系,建設大灣區產業轉移示范區。支持爐碧經濟開發區加快發展光伏玻璃、汽車玻璃、電子玻璃、玻璃纖維等,推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在碧波產業園合作共建承接陶瓷產業轉移樣板園區。推動黔東南高新區申報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推進凱麻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借助我市產業發展支撐和帶動,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依托現有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等資源建設創業孵化基地,推動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提質升級,申報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到2024年,全市創建2個創業示范基地(省級1個,縣級1個)。積極爭取省級100元、50元補助資金,分別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創業孵化基地給予一次性獎補。(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等)

      41.通過開展就業公共服務活動,加強自主創業補貼政策宣傳,開展創業培訓指導,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引導扶持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復員退伍軍人創業,對上訴人員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所辦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自工商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給予5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高校畢業生到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領辦創辦農業企業,重點圍繞農產品流通、農業種養殖等農業領域創業的,給予1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等)

      42.發揮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作用,鼓勵更多金融機構開辦創業擔保貸款業務,強化金融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支持力度。通過擴大支持范圍、提高貸款額度、加大貼息力度、規范內部程序,提高貸款申請和發放效率等方式充分發揮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作用,激發更多人員創業熱情。圍繞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復員轉業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新市民等重點人群就業創業融資需求。(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金融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等)

      43.建立重點培育企業庫。實施“個轉企”培育工程,鼓勵個體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在申報政策資金項目、使用土地、房屋權屬等方面給予支持優惠。堅持改革創新,優化審批服務,強化政策支撐,加大宣傳力度,遵循市場規律,結合產業特點和市場主體實際情況,分類指導,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個轉企”。對產值和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加快促進轉型;對有一定實力但對“個轉企”有顧慮的個體工商戶,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引導扶持其轉型;對規模較小但成長性良好的個體工商戶,做好基礎性工作,加強培育。(牽頭市領導:林強;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等)

      44.深入實施“引金入凱”“險資入凱”行動,鼓勵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凱里設立分支機構,開展對粵港澳大灣區結算業務,支持融資擔保機構優化調整業務結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服務,引導金融機構落實信貸投放。組織市融資擔保機構申請納入省級對外公布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名單,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開展“442”風險分擔業務,指導融資擔保公司機構開展“442”業務合作、依法依約履行代償責任,幫助受疫情影響企業續保續貸。(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金融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

      (三)加強社會保障兜底,增加城鎮居民轉移性收入

      45.認真落實國家、省2022年城鎮職工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政策,做好全市待遇調整工作。強化與財政部門溝通協作,按時足額調整發放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各項待遇,維護好退休人員合法權益,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等)

      46.按照全州統一安排,加強政策宣傳,擴大失業保險參保覆蓋范圍。優化經辦服務,根據失業保險金調整標準和要求,落實資金保障,確保符合條件人員應調盡調、應發盡發,按時足額發放各項失業保險待遇。(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等)

      47.按照全省統一安排,及時開展城市低保年度核查,全面開展困難對象排查認定工作,將符合條件對象按程序納入低保范圍,實現“應保盡?!?,動態管理。并根據省、州要求對特殊困難低保對象按照15%—30%比例增發補助金。及時兌現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享受國家定期撫恤補助優撫對象臨時補貼資金。2022年城市低保標準由685元/月調整為705元/月,2023年、2024年按照省、州文件要求,及時調整城市低保標準。同時,根據省、州文件要求,適時啟動城鎮居民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牽頭市領導:彭詩美;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

      48.根據省、州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調整機制以及因工傷殘生活護理費調整機制提高重度殘疾人、困難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加強重度殘疾人、困難殘疾人排查、認定工作,確保符合條件對象及時納入救助補貼范圍,并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納入年初財政預算,按時發放補貼,提高預算執行率。加強部門聯動和數據共享,按照平均工資增長比例同步調整因工傷殘生活護理費,平均工資負增長時不做調整。對城市低保對象中的重度殘疾人和非重度殘疾人,按照省、州年度規定比例和金額增發特殊困難對象補助金。(牽頭市領導:彭詩美;牽頭單位:市民政局;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殘聯、市財政局等)

      49.嚴格按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等十二部門關于實施青年就業見習萬崗募集計劃的通知》要求,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艱苦邊遠地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可擴大至離校2年內末就業的中職畢業生組織開展青年就業見習,及時撥付資金,見習期間見習人員生活補助費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資標淮,其中最低工資標準的60%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教育科技局等)

      50.按規定對市內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在畢業生年度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的就業困難應屆畢業生,一次性給予每人1000元求職創業補貼。(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教育科技局等)

      51.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黔府辦發〔2022〕1號)有關要求,2022年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0套,著力解決我市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問題。二季度利用現有房源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0套,并啟動裝修工程;三季度完成1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裝修及采購家具、家電、電子鎖等配套設施的安裝,達到“拎包入住”;四季度完成1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分配工作,解決100戶的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難問題。(牽頭市領導:吳宜煊;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居源房地產交易有限公司等)

      (四)釋放改革發展紅利,增加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

      52.積極探索城市“三變”改革,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公共資源運營情況排查,梳理公交站臺廣告、市政道路及廣場廣告牌、養老設施、托幼設施、便民市場、停車場等可運營城市公共資源項目清單,按照清單謀劃項目,引導低收入群體參股經營有收益的市政項目。加快推進城鎮棚戶區、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和城市管網改造,提升城鎮品質。2022年,謀劃儲備一批市政項目;2023年,開展試點項目建設;2024年,爭取建設完成1個以上試點項目。(牽頭市領導:吳宜煊;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各鎮〔街〕等)

      53.規范發展居民理財產品,深化金融知識普及,引導居民理性有效投資,加大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力度,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居民增收。(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金融服務中心、各鎮〔街〕)

      54.對納入國家棚改計劃的逾期在建棚改項目開展排查,摸清逾期項目和過渡期內未妥善安置情況,加快推進整改工作。推進完成我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已拖欠的居民住房拆遷過渡安置費清欠工作,督促項目單位或開發商限期發放、補足相關費用,嚴肅查處違紀違法問題,形成居民住房拆遷過渡安置費清欠長效機制。(牽頭市領導:吳宜煊;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55.嚴格執行中央、省保民惠民政策。及時受理供水供電供氣領域投訴舉報,督促相關企業全面梳理自查現行收費項目和標準,嚴肅查處不按政府規定的銷售價格收取水電氣費用,以水電氣費用為基數加收服務類費用;在工程安裝和維修維護過程中強制服務、捆綁收費等形式收取不合理費用;不執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農業生產、養老服務等水電氣優惠政策等各類涉企亂收費行為。密切關注糧油蛋奶、肉菜水果等與老百姓節日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商品市場價格動態,重點檢查商戶是否明碼標價、價簽內容是否齊全、與平時相比是否漲價。引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價格自律,規范做好明碼標價等工作。加強檢查巡查頻次,及時查處各類價格違法行為。(牽頭市領導:林強;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市委改革辦、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水務局、市郊供電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文體廣電旅游局、各鎮〔街〕等)

      四、大力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行動

      (一)加強職業教育能力建設,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

      56.實施中職“強基”工程,夯實中等職業教育基礎性地位。強化招生宣傳,確保每年完成州級下達的中職招生任務,2022年完成招生3930人,其中凱里市一職校完成2100人。(牽頭市領導:蔣云生;牽頭單位:市教育科技局)

      57.實施高職“雙高”工程。強化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通過中高職“3+3”貫通模式和中職升高職分類考試升學模式支持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實施省級“雙高”計劃,助推其完成在校生規模1.3萬人。開展實施職業技能學歷雙提升工程,2022年完成15—59歲未上學勞動者接受“職業技能學歷雙提升工程”2760人次的培訓任務,三年累計達8760人以上。(牽頭市領導:蔣云生;牽頭單位:市教育科技局)

      58.實施技工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推動技工教育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發展,實行高中階段教育(中職、技工)統一管理,規范技工學校招生行為,穩定技工學校招生規模,全市技工學校每年招生100人以上。全面推進技工學校、職業院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開展職業院校學生學歷證書+技能等級證書“雙證書”行動,推動實現職業教育與技工教育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教育科技局等)

      59.強化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培訓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師資力量,支持黔東南技師學院申報省級職業技能大賽集訓基地及凱里市技工學校創建省級技能大賽汽修集訓基地。積極動員組織市內職業院校、技工學校參加州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形成職業學校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的良好氛圍。(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教育科技局等)

      (二)打造職業教育品牌,培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60.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技能等級評價制度,實施技能提升行動,以培訓實現就業為導向,重點開展短平快培訓、中長期項目制培訓和創業培訓,確保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比例逐年提高,2022—2024年分別達到18%、21%、25%。(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教育科技局等)

      61.利用東西部勞務協作資金開展培訓。支持市內技工學校與佛山市優質職業學校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加強雙方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學生培養等方面合作。推動市內職業學校與大灣區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推進校企合作辦學。(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教育科技局等)

      62.實施“技能貴州”行動,圍繞“四新”“四化”開展中長期項目培訓,重點開展電工、家政、焊工、互聯網營銷等實用工種培訓。開展“名鄉娘”命名活動,充分挖掘手工業專業人才。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持續打造“凱里電工”培訓品牌。強化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的監督管理,支持農村貧困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推進科技特派員到村開展產業服務培訓。全市技能人才培養450人次以上;“錦繡計劃”三年培養150人;高素質農民三年培訓300人。(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教育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婦聯、市財政局等)

      (三)深化“政校企”合作,搭建產教融合平臺

      63.探索創建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支持市內職業院校、技工學校與市內優質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牽頭市領導:林強;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局;責任單位:市教育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等)

      64.引進粵港澳大灣區優質教育資源,支持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完善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設施,支持黔東南州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及凱里市一職校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建設一批就業幫扶基地、返鄉入鄉創業園、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積極配合黔東南州公共實訓基地開展電工、家政、焊工、互聯網營銷等工種培訓。(牽頭市領導:龍青松;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教育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市人民政府市長任組長,相關副市長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及時研究解決居民增收行動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局。(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科技局)

      (二)加強責任落實。各鎮(街)、各部門分別對本轄區、本行業居民增收行動實施工作負主體責任、主管責任。市發展改革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建立居民增收行動工作專班,實行“月調度、月通報、季會商”工作模式。農民增收攻堅行動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城鎮居民增收行動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勞動力素質提升行動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科技局牽頭,三個部門要分別成立工作專班。各有關部門根據本總體方案明確的任務分工抓緊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加強協作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加強統籌規劃和統計基層基礎工作,強化住戶調查工作保障,提高統計數據質量。(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科技局、市財政局等)

      (三)加強督查問效。強化高質量發展對居民增收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市督查辦要將居民增收行動實施情況納入市直單位服務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并根據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調度情況,加強對增收行動重要事項督查督辦,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的單位和個人嚴肅問責。(責任單位:市委市政府督查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科技局等)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居民增收行動宣傳力度,建立居民穩定增收長效機制,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推動居民增收,形成促進居民增收的強大合力。(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科技局等)



      注:網站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管理員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綫Q:16654279】 (來源:轉載)
      標簽:

      上一篇:抱歉暫無數據
      下一篇:雅安市對首次取得有機農產品認證,每張證書獎補3萬元

      相關產品
      • 有機野生植物采集和加工的認證文件資料清單

        有機野生植物采集和加工的認證…
      • 有機產品認證文件資料清單(食用菌栽培和加工)

        有機產品認證文件資料清單(食…
      • 有機產品認證調查表(畜禽養殖)

        有機產品認證調查表(畜禽養殖…
      • 有機產品認證申請書

        有機產品認證申請書
      • 有機農產品的認證程序

        有機農產品的認證程序
      • 遵循水產品生產規定,有機證書唾手可得!

        遵循水產品生產規定,有機證書…
      • 有機水產品認證必學知識

        有機水產品認證必學知識
      • 有機食品認證程序

        有機食品認證程序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 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欧美xxxx做受欧美69 国产人成久久久精品 成人免费观看男女羞羞视频 色欧美片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香港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无广告| zayou亚洲福利一区| 特级aa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理论片在线观看一区二区|